傳統與流行:「2020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—臺灣演藝」觀後


「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」是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,每二年舉行一次的大型展演活動,今年雖然新冠狀肺炎病毒肆虐,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受到衝擊,尤其是觀光旅遊業、餐飲業與展演相關的團體等,均受到疫情影響而停滯,所以原先安排邀請許多國家的表演團體,也無法如期到臺南進行演出與交流活動。但是讓人熱血沸騰的是,臺南市的民眾與各地市民,仍然能在臺南市見到熱鬧精緻的表演,與色彩繽紛的煙火秀,這是因為今年10月1日(四)至4日(日)的中秋連假期間,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特別設計於臺南市新營區「南瀛綠都心公園」,舉行「2020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—臺灣演藝」,是由臺灣許多知名的表演藝術團隊閃亮登場,帶給大家的愉快饗宴。

「2020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—臺灣演藝」活動是由陳錦誠擔任節目顧問,顧哲誠、懷劭‧法努司擔任藝術總監,還有結合許多藝術家們共同規劃以「傳藝之夜」、「原民之夜」、「藝陣之夜」及「雜技之夜」等4 種不同主題,呈現豐富多彩的展演節目。讓臺灣傳藝、藝陣、原民、雜技等無形文化資產登上展演舞臺,讓臺南市民及全國民眾在中秋佳節,享受深具在地特色的藝文活動。這4天在演出之前還特別安排了「文化體驗」與「陣有意思」活動,讓民眾透過現場學習體驗豫劇畫臉容裝、原住民舞蹈與特技手法等,能更深入的理解這些表演藝術之內涵與特色。

一連4天的演出節目都是經過精心設計與多次排練,才能達到跨界融合的效果,例如:「藝陣之夜」安排掌中戲說書人蘇俊穎,無縫接軌、一氣呵成貫穿全場,如同一整集真人版布袋戲講古,結合了「聽覺三樂」:北管樂、龍獅鼓樂、箏樂;以及「視覺三大」:大旗、大神偶、大娘傘,最後還有「家將三部曲」加入演出,最終壓軸大匯演是將演出團隊分為文陣、武陣,讓傳統藝陣與當代表演藝術對話。「雜技之夜」邀請到臺灣特技團與雷昇傳藝劇團,他們也同樣是在輕鬆平常、不特別著墨地過程中融為一體,讓我們看見精湛的特技。這些來自於不同性質與內容的傳統表演藝術,透過整合與排練,能有縝密的貫穿與配搭實屬不易,而當天演出就能見到具有代表性的表演團體,以跨界的交織方式展現在舞台,真是令人讚嘆!

「傳統與流行」的設計在「原民之夜」有清楚的展現,節目內容由賓茂-VASA・東排灣樂舞團、臺東高商原舞團與原舞者舞團的演出為主,結合原住民三大天后:魯凱族Muagaii(柯梅英)、卑南族Senayan(賴秀珍)、排灣族Ivi(卓秋琴)的歌聲,讓傳統原住民歌舞走向當代,融合流行歌樂,展現原住民歌舞的精緻面向。雖然當晚每個節目都相當精彩,可惜的是各族歌舞表演比較沒有清楚的風格區分,演出中無法凸顯展現各族的藝術文化與歌舞特色。

此次演出演出,不僅表演團隊的節目具有多元性與藝術性,跨界整合具有成功的設計與規劃,在舞台、燈光、音效有特殊的設計執行,連藝師們進出場的動線都有很好的安排,不僅讓觀眾能清楚地欣賞大型展演節目,也能近距離地與演出者互動,達到極佳的欣賞效果。尤其最後以煙火秀收場,更是讓觀眾嗨翻天,讓民眾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今年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舉行的「2020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—臺灣演藝」活動,一方面讓因為疫情受影響的表演團隊有演出的機會;另一方面因為大型活動,而帶動臺南市的經濟繁榮。另外,此次演出更能讓臺南市民與各地民眾,見到屬於我們自己多元而精緻的民俗表演藝術。

(撰文: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 施德玉)